进口标准物质的正确选择是标准物质使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正确的选择不仅可以减少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也可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进口标准物质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确定度:标准值的不确定度应与测量程序相适应,实验室要根据目的和不确定度水平的要求采用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
2、形态:标准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要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形态的标准物质,如用于光谱分析应选择块状标准物质、用于水溶液分析或经过溶解处理后的液体分析可选择水溶液标准物质。
3、特殊应用:有些标准物质只适用某一特定检测项目,在证书上会注明;有些标准物质是为特定的仪器或者方法研制的,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之后才能上机使用,用户需要加以注意;
4、基体匹配:选择与样品基质一致或相近的,尽量减小基体组织或干扰元素引起的系统误差,即基体效应影响。这样标准物质就能复现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任何样品参数(如形态、萃取效率、基体溶解的*程度及基体组分对被分析物的干扰)。基体效应在诸如原子吸收光谱(火焰和炉式)、原子发射光谱(电弧、火花等)、X-荧光光谱以及电化学技术如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测量方法中尤其普遍。
5、有效期和稳定性:确认所购批次的有效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该标准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注意该标准物质证书中所给出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否则其特性量值可能无效。
6、购买厂家“三证齐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定级证书、标准物质证书;